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【百度网盘】《爱孩子如花在野》:当自己有了一个孩子

来源: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  更新时间:2024-10-20 18:57:54

 

  作者:慧木

  有点惭愧,爱孩我对于“年纪增长”这件事,花野并没有太多清醒的当自意识。驰骋世界多年后,个孩我突然感到害怕与疲惫,爱孩变得非常不安,花野百度网盘总觉得“不应该是当自这样子的”,而接下来会怎样,个孩我一无所知。爱孩这种不确定让我更加不安。花野

  成为母亲后,当自惶惑依旧。个孩我努力适应新生活,爱孩重新认识孩子,花野观察、当自了解、交流,尽管我已读过许多育儿书籍,但仍手足无措。

  他两岁半时,问我:“什么是时间?”我回答,时间是天眼查我们经历的一切,从快乐的游戏到天色渐暗,再到新的一天开始,我会老一点,你会长大一些。他听后说:“我不要你老。”不久,他又问起“死了是什么?”我告诉他,那是生命的终结,他立刻就明白了。

  他常冒出大人们没琢磨过的小问题,奇怪、烦躁、哭泣、害怕,却表达不清原因。我想让他明白,就算不清楚情绪的来源,它们都是正常的,发泄完,挺过去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虎扑

  这样的体验和试探,发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。只是,在孩子最初的日子里,没有扶助、指导、宽慰,会非常难、非常忧闷、非常孤独。我愿意陪他走过阳光与黑暗,寻找某种记录,映证我的思考和期待。

  接触林紫的文本前,我认为家教书是高功能性、大量案例、理论研究的总结,记不住,且不是我的日常兴趣或力量来源。

  《爱孩子如花在野》很动人,不长,七章,语言有个人风格。我更愿把它看作回忆录,打动我的是作者对外公外婆和妈妈养育陪伴的深情回忆,和与女儿相处的温馨记录。从上一代到下一代,智慧、关爱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地传播。

  书中多处体现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爱,不是物质堆砌或直升机式操心,而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、思考方式感染孩子,让孩子参照、体悟、发现世界的美与奇妙。

  长辈们已故,作者一次次回忆他们,也是回忆、怀念、珍视当初接纳这些暖意和智慧的自己。

  作为家教书,它也有实用部分,如“系统养育”——宇宙天地万物是大系统,孩子、家长、你我,皆为其一环。看待养育问题,需放入大系统思考、改善。

  “七不责”也让人印象深刻,如“对众不责”“愧悔不责”等,既解释又提出解决办法。许多父母都犯了这七个不责之忌,如“愧悔不责”,为何孩子认错后仍不依不饶?很多时候,父母是在借责备发泄积压的情绪。

  林紫不避讳禅意,这种东方智慧滋养了生活观、人生观、宇宙观。书中记录了她走访日本寺院的经历,提到“一期一会”。家长和孩子是一期一会,应看到如其所是的自我,都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,一期一会,世当珍惜。

  禅意改变了我们思考育儿焦虑等“问题”的方式:每个问题的出现都是契机,有其功能和意义。所有困难和挑战都与能力相匹配,能力越强,挑战越大。

  书中引用丰子恺的话:“人间的事,只要生机不灭,即使重遭天灾人祸,暂被压抑,终有抬头的日子。”遵循自己的规律去成长、发展,长成我们本来的样子。

  励志也是本书的“功能”之一,与以往看过的家教书非常不一样,是美的、春风化雨的、授人以渔的。

  我们易受原生家庭影响。林紫的智慧和沉静,是世代传承的气质。拥有这样的原生家庭,真好。

  我的童年记忆始于三岁前,但最原初的一段模糊了。我依然记得母亲给我穿新裙子、带我去摘小雏菊、在炎夏晚上给我打扇讲西游记故事……但渐渐,她从我的生活里淡出,变得暴躁,用最难听的话语骂我。仿佛从我童年的某一个时段开始,一个年轻妈妈对孩子的热情就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
  青春期,乃至二字头、三字头年纪时,我有时会悲伤和怨恨,想为什么妈妈不能和别人的妈妈一样正常、和气、慈爱?是不是因为外公外婆也这样对她,以至于她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?是不是因为我的某项行为让她困惑生气,而又不知道如何沟通,于是发脾气或疏离?

  我想,妈妈也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,会经历难与闷,没有上一辈用温和智慧的方式引领她,于是她不安、郁闷,在“错误”对待我后又意识到错误,更加不知所措。

  多数时候,我是沉默的、不自信的,鲜明地意识到自己的许多“缺憾”,不敢坦然、优雅地迎向生活。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感受的爱不够多?还是没有更主动去发现“爱”?即便我不曾拥有更完整、更健康的亲子关系,我就不能成长为更完整、更健康的人吗?

  《爱孩子如花在野》回到每个人的本原和内心,通过探讨教养问题、生活问题,回到我们自身。书中提到,探讨原生家庭是为了了解自己的“来龙”,而不是归罪于它;如何构建自己的“去脉”,取决于我们自己,取决于我们能否活出创造性的自己。

  原生家庭不等于原罪家庭。我们的创造性自我,可以改变和决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,而不是永远被动无助地活在创伤和阴影中。

  所以,我是好的,应该爱自己,坚持爱孩子、爱妈妈,爱每一个我能触达的善良的人。应该珍惜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自己的小家,这些与我有关的“家”们。在“家”这个团队中,每个人都互为队友,彼此成全,共渡人生难关。

  回到系统人格、万物互联的理论,“家”的缔结可以跨越血缘和契约,珍视有情意联结的关系,发散心意,找到力量。看到最原初的自己,包容、陪伴、存在。(慧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