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【知网】新职业学徒记丨体验“新农人” 我在农田当“飞手”

来源:金年会|金字招牌|官网首页  更新时间:2024-09-20 00:12:47

 

  5月11日(见习记者 杨博)立夏时节,新农人万物繁茂。新职在浙江的业学验农田间地头,时不时能看到智慧“农耕图”:无人机作业喷洒农药、徒记田当各类设备远程监控、丨体智慧平台24小时监管运作……农业生产当中的飞手知网“新型武器”,无人机植保技术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、新农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职重要作用。与此同时,业学验农也孕育出一个全新的徒记田当职业——植保无人机飞手。

  飞手需要具备哪些技能?哪些人能成为飞手?近日,丨体记者走进浙农集团的飞手植保无人机培训基地,亲历无人机植保飞手的新农人工作,体验农业科技“玩出”的新职新花样。

微信图片_20240510204416.jpg

左亚男在授课中 被访者提供

  “飞出”植保加速度

  上午9点,业学验农在浙农集团的植保无人机培训基地,记者见到了教员左亚男和他的搭档“植保无人机”。

  眼前的植保无人机可是个“大家伙”,比普通的无人机大许多。空机重量有120斤,电池重量达到了32斤,具有100斤喷洒载重和120斤播撒载重的能力。“在工作状态下能达到接近300斤重量。”左亚男叮嘱记者,“飞行的时候一定要和它保持6米以上安全距离。”

  “一台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人工喷药的15-50倍左右。”左亚男说,庆余年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、安全、节约、环保的优点。天气晴朗、农田规整、障碍物少的情况下,一部无人机一天可以作业800-1000亩稻田,但如果人工打药、施肥,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作业8-10亩。

  随后,左亚男向记者演示了起降、悬停、障碍物避让等基础飞行动作。他告诉记者,确认摇杆模式是很重要的一环,在操作崭新或陌生的无人机之前一定要再三确认。“不同国家的摇杆模式不一样,这是确保飞行安全的第一步。”左亚男说。

  飞得高低、快慢也都有讲究。比如飞行速度慢,农药在飞行中飘移就会少、穿透性好;飞得较低,鸣潮蒸发变弱、飘移也会少、喷幅小。

  来到试验场,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声,一架植保无人机在左亚男的操作下腾空而起,沿着农田匀速飞行,机身下的喷淋头喷出白色的雾化农药,均匀洒向农田,为农作物披上“防护衣”。

5dcb6aac6858bd5e0e2ee905815435f.jpg

  植保无人机 见习记者 杨博 摄

 记者首先练习起飞。完成遥控器上启动操作后,随着遥控器的屏幕上出现3、2、1的倒计时,植保无人机螺旋桨开始慢慢转动,推动摇杆缓缓从地面飞起。离地高度3.5米、飞行速度每秒2米、空载悬停时间30秒……

  手握遥控器,记者的心情如同驾校路考一般,既有些跃跃欲试,又担心自己会贸然失误。深呼吸调整状态后,记者将控制拨杆推到底。然而,左亚男立马制止,并讲解道,“要慢一点、轻轻地推,不然惯性一大容易‘刹不住车’。”

c8ebc4be3158c2a87dee809aca03c9f.jpg

记者尝试植保无人机飞行 被访者提供

  在体验飞行的过程中,也充满“惊险”。记者由于初次上手,分不清楚机头和机尾的位置,掉头过程中,操纵拨了相反方向。左亚男补充道,“可以通过设置醒目标识来提醒自己。”

  短短的几次练习,记者已经感受到植保无人机的硬核实力:效率的提高,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加速度。

  “飞出”更多新农人

  眼下,正是飞手最忙的季节。记者体验的当天,还有11位飞防新兵正在进行技术培训。

  有的学员上手快,轮流想试着操控一把;有的很谨慎,不够果敢。左亚男依次耐心指导,“要匀速,这样能减少顿挫感,农药也会洒得更均匀。”

3febe10204eb34a4c3ae39d80900a66.jpg

夏飞伦正在尝试植保无人机的飞行 见习记者 杨博 摄

  夏飞伦是第一个尝试的。近些年,看到家乡农业发展很好,他果断放弃当货车司机,打算学习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,回老家帮父亲种田。他盘算了一下,自己家里有100多亩地,接下来还再会多承包一些地,比以前当司机赚得多。

  “丰收有保障,收入有增长,还能照顾家人。”说话间,夏飞伦脸上满满幸福感。

  培训班里,学员们年龄最大的59岁,最小的25岁,以年轻人为主。李荣是这个培训班里最年轻的学员,年轻人上手快,看教员演示几遍,自己再练习两遍,就掌握了起飞、降落、拐弯等基础操作。

  这段时间,李荣在杭州余杭径山的茶山打工,留意到无人机植保技术应用很广,便想学点新技术,增加收入。

eb824b77d5a7a5e6aa91d7fb01bd310.jpg

学员们在飞行场地中学习植保无人机飞行技巧 见习记者 杨博 摄

  如今,像李荣、夏飞伦这样的新农人越来越多,到了农忙时节,大家学习技术的需求还会增加。

  这些年,左亚男见证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。早些年,初代植保无人机需要两人配合一起操作:一人操作,控制飞行方向;一人“望风”,用对讲机沟通方位。

  现如今产品迭代升级,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同时,智能化的农业设备让农业生产更高效、作业成本越来越低,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归乡村,主动充电成为“飞手”。“参加培训的人数也从2019年的200人,增长到2023年的1200人。”左亚男说。

  现在,浙江有超过80%的农田正在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,植保无人机更是达到了6000台。“参加培训之后,只需要动动手指,植保无人机就能实现全自主作业。”左亚男介绍,以水稻田为例,植保农业无人机可播撒种、底肥、追肥,以及喷洒杀虫剂、杀菌剂和除草剂,农业无人机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水稻田中的“种”和“管”两个环节。

  “飞出”行业新蓝海

  2018年前后,无人机在农田的应用刚起步。这一年,左亚男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,学习电子机械工程专业的他,对无人机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
  “因为着迷无人机,有一阵子,我上网买配件,不断组装、拆解、再组装,一点点学习无人机机械机构,再用组装好的无人机去练习飞行技巧。”左亚男说,他一直想找个与无人机相关的工作,却没想到误打误撞,遇到了植保飞手这个行业,更没想到从“飞手”变成了教员。

  想起刚入行的那阵子,左亚男笑着说,“那时候,我连小麦和水稻都没分清楚。”

  起初,左亚男也被周围的老人们“质疑”:每天缩在田间一角“打游戏”,能干好农活吗?他一遍一遍讲解、演示,看着无人机以2分钟一亩地的速度飞驰,大家惊叹了。

  后来,有人对他说,这个职业没有什么门槛,是个“傻瓜”操作。于是,他默默地用自己的实操经验回应: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植保无人机飞手,只会“飞”远远不够,还要掌握农事知识,要懂得观天象、识地理,还要懂得机械维修和养护。

  什么时候要避免“炸机”,什么时候要提前观察好地形,什么时候需要根据风速调整飞速,什么时候需要根据不同浓度的肥料升降高度……在左亚男眼里,每一个操作动作都有门道。

微信图片_20240510204408.jpg

左亚男在授课中 被访者提供

  更多时候,飞手要耐得住寂寞。春耕备耕的时候,飞手们需要“日出而作”;农忙时候,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天不亮就得开工,上午干到11点,下午顶着大太阳,两三点继续干,一直干到天黑;有时,晚上气温低一些,药物挥发少,还需要忙通宵。

  “看着植保飞手成为大家追捧的新职业,我这个飞手教员也越来越吃香。”左亚男调侃自己。

  作为植保的初代飞手和训练教员,左亚男必须让自己业务“遥遥领先”。“每次出新款机器,我都要对照着先学先试。”左亚男说。之前,有个新产品,在果树授粉过程中使用的还是传统压力喷头,容易造成喷嘴堵塞,他和厂商多次沟通,最终促使厂商更换了离心喷头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
  2024年的春天,低空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。上至70多岁的务农村民,下至20岁出头的小姐姐……越来越多普通人加入了植保飞手的行列,他们不仅传播科技种田的理念,也为更多农户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